读易大师的新作 联想自己的旧书-全球新消息

2023-05-04 12:55:37 来源:观察网

读易大师的新作 联想自己的旧书


(资料图片)

网传易中天先生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司马迁,因为他陆续编辑出版着《中华史》。他的份量肯定够重。我常年关注着他的新信息。今天从他的微信公众号中读罢《书要怎么写才有人读》一文,不禁联想到自己2016年出版的拙作巜回眸拾旧》谈谈感想:

易先生把书要怎么写才会有人读总结为四句话:“封面要清爽,学做标题党,写好第一句,内容别撒谎。”

我的书对应这四句话做得怎么样呢?我自认为:

一、封面是一本书的第一颜值。我的书封面清爽、大气。封面颜色是自己从网上下载的金黄色。因为此色自古就具备极其高贵、优雅、威严、光明的性质,乃皇家御用之色。它能给人充满希望和活力,带来轻松与愉快,增添温暖和热情。封面简洁,只有十八个字和一副椭圆形的荷花彩照。

书名字体是我喜欢的行楷。

封面照片是我从自己亲摄的影集中挑选的,它是我此生唯一得见的非常独特的自然景观。我选用它是因为它具有很深的暗喻;它可以令读者深思与遐想;它很大程度上与我的人生经历、性格特质有很多蕴合之处。

封面照片是一片碧绿的荷页中间有个硬币大小的洞,洞中穿透出一根荷梗,梗顶有一朵怒放的荷花。

二、我做到了“内容别撒谎”。我的书开篇第一句是“历史是过去了的事实,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它不是随意可以雕琢的。”

正如北大中文系才子,广州市某报社新闻点评主笔“广品山人”先生为我的书作的序中所言“我一直喜欢历史,也一直坚信一句话,个人史就是最好的断代史。当我追看老哥的自传时,有个非常突出的印象,就是几十年前的旧事,都可以细化到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时,这是比太史公还要历害的史家笔法呀!一本巜史记》有多少推论,时间姓名不确的?看完老哥的全稿我才明白原来他半个世纪以来,都有在农历书中简短记载要事的习惯。老哥的个人经历就是中国近半个多世纪断代史最好的最为鲜活的注脚。”

我的书出版后也曾赠送过一些,当然都是交际过的人。我是为了寻求帮助才赠书的,我是诚心诚意请别人挑毛病的。我在书的《尾声》最后写得很清楚。本书仓促付梓的原因是:第一生怕阎王早收我,怕出不成,落个死不瞑目;第二是为广泛征求意见。敬请有缘阅读者雅正,圈圈点点越多我越高兴!越感谢!

我真的想待我活到古稀之年后反过来增删原作,再次更高规格再版一次。我是个实在人,不会虚言。我赠书时均请求读者看书时一定拿一支笔,及时将不妥的地方做上记号。任何人的文字缺点错误都是难免的,并且就是本人不容易发觉的。读者的角度各有不同,任何人对任何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的。请不存任何顾忌,越直言越好!哪怕校正一个标点符号,一个错别字,更换一个词语也是于我有益的。

近几年反馈了极多信息,基本上是肯定的、积极的。顾友德先生、万梅珍和莫金惠同学等人都说过同样的话“原来看故事书都看不到结尾,但看你的书很想看到结尾。”;华南厂的杨工和黄大哥都说他电视剧都不追着看了,而追着我的书看,并说我把他带到了几十年前的境况中;鼎城一中的高中语文老师余平说好多年都没有为一本书激动过,他在万忙中一字不漏地通读了本书并提出了蛮多斧正与建议;余华新先生与余真化同学都说有好些邻居都借阅过,阅读后也都肯定过;很多明明是送给丈夫求雅正而妻子却争着要看的;很多人全书二十多万字全部细读;沈吉宽先生竞然连续通读三次。……

我的书从思想性和感染力两方面来说比较切合同时代出生的读者。为了方便阅读,书中的字号与笔划粗细都是我根据基本受众的需求有意加大增粗了的。这样才看起来舒爽些,不至于因为太累眼而厌恶性放弃阅读。

深深感谢很多人真诚的鼓励和雅正。收到的若干斧正已经落实在编辑器中。

x 广告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