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笛安小说“龙城三部曲”改编的家庭剧《龙城》终于迎来了大结局,女主角东霓的扮演者马伊琍迎来职业生涯里不算小的吐槽浪潮,书迷们最揪心的就是她是不是把书里那个充满魅力的角色演得也太婆妈了,首先要“问责”的就是造型,垂着厚重刘海的假发顶在头上,加上血红唇色,塑料味有点重,其次就是剧情是不是也太狗血了。
我还真看过原著,曾有一种错觉,感觉笛安是在对标亦舒。东霓就像《玫瑰的故事》、《喜宝》或者《印度墨》中女主角,是一株生在末世的铿锵玫瑰,一头瀑布般的黑色长卷发以及似笑非笑、时而柔情时而嗔怒时而冷漠的眼眸还有红艳欲滴的红唇就是她的“大杀招”,裹着凉薄的性感皮囊,内心深处却还有一些情义的执念。这些都是文学作品里可以用语言去表达,读者可以去想象的高难度动作,是需要建立在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物理环境才能成立。更不要说,很多资深书迷也捕捉到,东霓与堂弟西决之间的复杂情愫又给这个角色加了难度系数。现在想来,金马影后马思纯在《第一炉香》铩羽而归,也不能说完全是能力差,而是因为作者制造的概念太高了。事后诸葛亮或许能点兵点将,说换谁谁来演就好了,但只有创作者才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
回到剧版《龙城》,我倒是觉得选马伊琍有歪打正着的效果,那厚重的假发一改她素日里现代的干练短发,塑料感反而把东霓的宿命用一种形式说出来了。这个版本的东霓身上混合了凉薄、市井以及文艺三种气质,像并不太自洽的火锅,味儿冲也杂,但较之放眼望去那种精明能干、情商爆表、正能量的小媳妇角色,又因为她的违和而有一种罕见的人情味。
东霓在原生家庭里的尴尬其实就是很“塑料”,她的存在就是尴尬。东霓是需要有一套“戏服”去武装自己的,哪怕是塑料,它的俗艳、繁复、笨重都是一副不得已的铠甲,去掩饰自己的无助、脆弱与孤独,保护自己所剩无几的尊严。马伊琍在弟妹之间故作蹦跳的少女感、在长辈面前故作夸张的亲热感,以及有时候故作戏谑的冷静,都是很多年前面对一地鸡毛时的防御战备。实际上,这次出演东霓能够证明马伊琍是有驾驭复杂角色的基础能力。剧中有一处闲笔打动过我,剧情是东霓趴在窗台上回忆童年阴影,父母大打出手,把相机摔在地上。马伊琍设计了一个小动作,用手指不停摩挲下巴,就像是在担心物件碎片飞溅到脸上留了疤痕一样。这一幕也颇像电影《爱情神话》中李小姐在送走老白之后对着窗台感怀,此时的东霓和李小姐是能够惺惺相惜的,身陷家庭琐事的泥淖而没有一骑绝尘的机遇,于困顿中怀揣着微薄的希望。这个时候,无论是红唇还是厚刘海也看得顺眼一些了,有那么一瞬间让我脑子里冒出唏嘘的四个字:事与愿违。
《龙城》这部剧收关时在豆瓣上的评分勉强及格,我以为最根本的还是故事的问题,时过境迁了。现在的观众耐性有限,对于作者刻意铺陈的戏剧性会简而化之地理解为“狗血”。演员越是认真地去表现“狗血”就越尴尬,但也不能完全没有信念感,如此一通加减算法,走进“龙城”的马伊琍也只能算差强人意,槽点难甩了。